看起來好好吃🤤
又下米飯又下酒的😂
@andy2022jp.bsky.social
看起來好好吃🤤
又下米飯又下酒的😂
不再看看82年生金智英嘛。我特別喜歡😂
20.11.2025 04:03 — 👍 0 🔁 0 💬 1 📌 0我小時候,家裡,或者村裡?每家都有這個,我們放姜,蒜,和辣椒,剁成這樣醃起來,方言叫叫:三(酸?)大辣。特別好吃😋
20.11.2025 04:02 — 👍 0 🔁 0 💬 1 📌 0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能读懂中国的故事。
主角在北京工作,被系统错误的划成了来京上访人员。导致在北京的各个机场、火车站、法庭等工作常去地点寸步难行。每次都要查半个小时以上,查的结果都是搞错了,但查他的人又没有权限改。
于是他只能就这事儿不停的投诉,真的成了一名上访人员。/1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九月份上海学生餐臭虾仁事件,现在装模作样调查了两个月之后,他们说是“境外污染”。。。 相关负责人被搞了个竞标还是围标方面的问题。。。看来我以前对上海的滤镜还是太重,毕竟我自己也在那过了半生。现在看来,地狱的天花板也还是地狱。。。
14.11.2025 17:34 — 👍 29 🔁 5 💬 1 📌 0幾年前還特意下了這個郵箱當備用。現在還在用😂
07.11.2025 05:11 — 👍 1 🔁 0 💬 0 📌 0我剛到家~
兩個人見面根尷尬,不知道說啥,你看我我看你😂
還好,不是那種上來就問你各種隱私問題的老中
點完餐,上來的面,也不知道是尷尬引起的還是什麼,他點的我要了,筷子放進去要吃了,覺得不對勁,小心翼翼問他這是不是你點的😂
最後他吃我的,我吃他的
邊吃邊聊,吃完坐餐廳又聊了會兒
然後在停車場,他看看我的車,幫我檢查檢查🤣又聊了會兒
送他一桶玻璃水,他送我一袋咖喱。笑死
晚餐我結帳的。因為下午看到群裡信息他路過,我私聊問要不要一起吃烤肉,他說他可能趕時間,烤肉太長,不如吃個拉麵。他說各買各的,我說你路過來我這邊,當然我請你吃
開車走,他按了喇叭,我回應了一聲,然後就分開了😎
太笑死了
和X上認識的,但是沒有在X上聊過,在開油管直播的時候聊過的一個網友
現在準備見面,一起吃拉麵🍜
🤣🤣🤣
一下子讓我回到了我的青蔥歲月:18歲以後,33歲之前
那個時候見過,聊過無數個網友
33以後,這些年,好像沒有那個興趣了,之前聊過的網友,很多成了現實的朋友
今天,感覺我又瘋狂了一下😂
然後,月底要開車去大阪,繼續見1個網友
啊,年輕真好呀
人们太容易把贫富差距归结于个人努力了
尤其是中产,接近了「富」,又感觉自己并没有什么特别「显眼」的特权,就觉得重点在个人努力
其实外部的影响非常致命
比如
如果在房价疯狂上涨的那段时间,刚好买了房,刚好有钱买了房——甚至刚好有钱买了投资房
是不需要任何个人努力的
是时势
这个「刚好」甚至不需要一开始差距有多大
手上有20万付投资房首付,工作更稳定不担心失业比一个手上有10万,工作不是太稳定不敢贷款的人(二者月收入差不多)
一开始差距能有多大呢?
只用几年,房价翻了几倍
两个人的差距扩大多少?
这和努不努力的关系很大吗?
--
这个例子甚至还不是什么极端的例子
我是觉得比起润,更关键的是让自己有在哪里都能生存下去的能力,学好语言,拥有一些有用的技能,还有终身学习的能力,我觉得只要有往外走的想法和勇气,我觉得总会成功的。
八九十年代出国也很难,很多人出去也是借钱,出去就是打工洗盘子做苦力,一两百年前下南洋出去闯荡的人更是如此,那么多远居的华人都是这样漂洋过海的,虽然吃了不少苦头。
迁徙是动物的本能,人也是。
可以說對所有潤成了的友鄰和朋友都是支持和高興,心想事成是很難得的好事,只是我不會說不潤就活該或者投降,有留下的人我只有尊敬的份。尊重各自的選擇。
31.10.2025 04:39 — 👍 23 🔁 1 💬 1 📌 0關於潤我的想法是,潤是一種privilege 而不是唯一追求活出自己的方式。
除了經濟條件,年齡學歷認知和眼界,有的人就是跑不了的,比如馬姑娘,帶著自閉症的孩子,她認知再高意欲再強,也幾乎不可能,苦苦掙扎也要在中國活下去。中國對身心障人士最殘忍,但也是最不可能潤的群體。
尤其在2019年後的香港,我的朋友大多中產,走一半留一下,各有原因,並不能簡單將移民分為觀念和行動力的差異,留下來的也不代表有義務反抗,因為留下多是家庭的羈絆和責任優先,守住自己的專業和信念,不服從足矣。
微博時代我鼓勵女孩子跑,因為女孩受眼界和觀念的限制更大,那時期也相對容易,各種艱辛,有成功有失敗,值不值得也不能一概而論。
我也這樣勸我一朋友。然後朋友簽證都下了兩次,過期了,也沒出來。我真的很生氣😤覺得好可惜。但是現在真的想開了,每個人都不一樣。一個人想出來,一定會出來的。一個人不想出來,勸什麼也沒用😂
30.10.2025 11:02 — 👍 4 🔁 0 💬 0 📌 0我命好,在还没觉得中国政府是邪恶势力的时候就出了国,出来也没经历过需要担心生计的阶段。虽然有压力,甚至恐慌发作进过急诊,可是立马感觉跟国外的环境无缝融入,身心舒畅,知道自己绝对不会再回中国生活了。
鉴于我从小就是异类,跟身边人格格不入,我反推出自己觉得好的,别人未必就舒服享受。所以我一开始就明白出国生活真的要看人自己性格和人生观价值观来决定,最多跟别人讲讲自己觉得好可以留下的理由,绝对不劝人跑路。
这么重大的决定,一定得自己下。
我在润的时候曾经苦劝一位挚友也要润
对方表示:我对现在的环境不满意,但我不确定出去以后是否能满意。也没有方向
当时气得我差点把对方拉黑,半年没理对方
(我是真心实意希望对方好才劝润)
现在回头想想,对方的考虑错了吗?
没有啊
这些年我吃的苦,对方不愿意吃又怎么了
对方性格就是不像我这么极端,又怎么了
要说对方现在依然在抱怨环境
我难道就没有一点抱怨现在的一切吗?也有啊
一直以来我都励志于学习做妈妈,无论孩子多大,跟随着孩子年纪增长自己思维也要成长。最近学到的是,很多东西只说事实,保持逻辑而不是强调情绪,比如食物好不好吃,不是我觉得不好吃这东西就是个屁,而是我不太喜欢吃这个。
不要为了争斗而争斗,我知道人因为性格不同很难维持客观,但我们还是成年人啊,还是有责任去成长,不偏离主题,不个人情绪,咱就说说道理,说说感受。💤
我帮过夜鹭,彼时她说缺申请签证的钱,所以买了她电子画最贵的档位。她第二天问我画什么,我说不需要。
后来就收到了私信借款,我没有借。原因我和她说了。
看见有人提起了fish,那个润日卖画女孩。但fish这种打工之余一张张的卖画,与网友全额供养一个人的衣食住行(资助或借贷)有本质区别。
也看到有人说善意要自己负责,我同意一半。但如果信息不对等,情绪被裹挟,那么有人回过头时感到失望与愤怒,是人之常情。比如我给李币打钱。
我也在想,为什么有时候,人们为了捍卫一个大喊我很可怜的人,反而会在言语间伤到那些扛着重担默默前行的人。他们的尊严也很珍贵。
善意若只留给会讲故事的人,就太薄情了。
润神:我!
27.10.2025 10:29 — 👍 52 🔁 1 💬 6 📌 1在人生的道路上,经历、见识、阅历,各种各样的客观因素客观条件都会把人导向不同的方向
我们自己认为合理的,合适的,“应该的”方式,并不每次都适用于其他人
----
网络上当然存在着许多“人设”,许多编造的谎言
不轻信是没有错的
只是我个人觉得,不要仅仅以为有些事情「不符合自己的常识」「在自己看来很蠢」就去否定他人
人的道路不一样
自己不信,看不懂,敬而远之
是否帮助他人,也是自己的选择,自己承担后果
n/n
很多事情,自身的努力非常重要
但不能忽视客观条件的影响:时机,家庭经济,成长环境,各种各样的因素。这些往往是致命性的,决定性的
人和人之间的不平等在出生前,成长中,随时都有
轻易用“我可以做到,你为什么不行”“我就不会这样,为什么你要如此”来判断他人,是非常傲慢且没有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
在了解和理解之前,凭自身的经验否定他人,在我看来并非适当的做法
可能别人的选择在自己看来天真甚至愚蠢,但毕竟是别人的路
---
我那位去日本的朋友
不会日语,不富裕,没有清晰的生存计划
我问他:你去日本打算怎么活
他提出了很多方案,认识厨具厂商,可以在日本销售之类
在我看来都不切实际
3/n
生日快樂
26.10.2025 12:15 — 👍 3 🔁 0 💬 0 📌 0太帥了吧😍
26.10.2025 08:38 — 👍 1 🔁 0 💬 1 📌 0村长钱云会牺牲整整十四年十个月了 #qianyunhui
25.10.2025 02:02 — 👍 14 🔁 2 💬 1 📌 0微博上好多发这段采访的,看得我都要吐了,杨振宁确定不是purvert吗,找个比自己小这么多的年轻女孩儿结婚,良心不痛吗?
我无法相信这样的爱情。
男的就是so incapable of being single,什么不喜欢孤独生活,bullshit。
还有他独立和能不能生活自理是两码事。
最近的一些想法和总结
12.10.2025 07:37 — 👍 14 🔁 4 💬 2 📌 1bsky.app/profile/jess...
21.10.2025 06:40 — 👍 2 🔁 1 💬 0 📌 0調味的話,如果爪姐說的那幾個都沒有,我在日本這邊經常用那個味之素,我做湯圖省事就用它😂味道也不錯
21.10.2025 12:42 — 👍 1 🔁 0 💬 1 📌 0都说在中国男人里找伴侣相当于在屎坑里找金子,这话说得我深以为然。
21.10.2025 11:31 — 👍 21 🔁 2 💬 2 📌 0哈哈哈哈😂,和人打架一樣
19.10.2025 07:42 — 👍 3 🔁 0 💬 1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