ミミ's Avatar

ミミ

@mimsear.bsky.social

其實我每天就是掛念我的動物們。

124 Followers  |  160 Following  |  600 Posts  |  Joined: 21.09.2023  |  1.8666

Latest posts by mimsear.bsky.social on Bluesky

一回家才見到兩個來家裡借住的朋友,好歡樂好開心喔。

04.08.2025 15:12 — 👍 1    🔁 0    💬 0    📌 0

坐自強3000兩小時辦公真的晃到吐,剛剛已經去廁所乾嘔了。

04.08.2025 08:17 — 👍 0    🔁 0    💬 0    📌 0

要坐火車回自己家了。覺得自己能好好跟家人相處兩三天,感覺很幸福。

04.08.2025 05:53 — 👍 1    🔁 0    💬 0    📌 0

今天家人去買豆花,我吃無糖豆漿豆花,加仙草(有一點點甜)。

02.08.2025 11:09 — 👍 2    🔁 0    💬 0    📌 0

回老家短短幾天看母親與姊姊,還特地背了平常放在車上的輕便防災包回家給他們看一下怎麼準備。第一天晚上成功解釋了防災包、基礎防災物資的觀念,聊了一下生活跟與伴侶相處的態度,跟姊姊學餵最近確診心臟病的老貓餵藥方式。

感覺蠻好的。

接下來就是想要約大家一起去醫院了解預立醫療的部分了。

02.08.2025 08:31 — 👍 6    🔁 0    💬 0    📌 0

今天是第七天不吃糖,主要其實是戒甜零食、點心、精緻甜點⋯⋯

細想這七天有吃幾口鳳梨、西瓜,還吃了蜂蜜、葡萄乾、一口冷凍優格,也靠著自己做的鹹餅乾忍耐。

有幾度真的好想吃零食,但還是忍下來了!

雖然忍下來,但現在還是很想吃,只能開啟第二週挑戰了。

02.08.2025 08:23 — 👍 5    🔁 0    💬 1    📌 0

半夜起來肚子餓睡不著🥺

30.07.2025 16:48 — 👍 0    🔁 0    💬 0    📌 0

每天早上都很有寫作靈感,但為了要完成當天有做的事情一路忙到下午,等到下午有空用電腦的時候又失去靈感了。我可能得試試調整工作時間了。

29.07.2025 13:54 — 👍 1    🔁 0    💬 0    📌 0

突然發現,大家瞬間掌握造謠體並且享受發瘋狀態,不就是

我今年才發展出的,不再勉強自己控制情緒維持格調,不爽男友的時候直接發瘋爆炸,嚇個他措手不及;這個過程除了隨便發洩情緒的我很爽,男友也因為發現我比他更失控反而會容易快點冷靜下來。

不過我也還在觀察發瘋與失控的程度該怎麼拿捏啦 🤓

28.07.2025 14:10 — 👍 4    🔁 0    💬 0    📌 0

這是什麼複雜的情感。
Whether I hate this or not I’m definitely intrigued.

28.07.2025 13:23 — 👍 1    🔁 0    💬 0    📌 0

謝謝茱莉亞🥺

28.07.2025 11:14 — 👍 1    🔁 0    💬 0    📌 0

我今天也是突然想到類似的事情欸。

我是腿毛。大概十三歲因爲同儕的關係,開始覺得有腿毛很羞恥所以開始刮;二十幾歲開始接受自愛文化,想挑戰「不需要無時無刻都無毛」的態度;直到快要十年後的今天,我才真的接受腿上有毛沒問題,有毛不需要感到噁心、羞愧。

社會性的外貌歧視和偏見真的很可怕,我花十年才解構根深蒂固的自我羞辱。

我除毛是因為喜歡自己沒毛的樣子,這沒問題。但有毛的時候,也可以接受那就說自己另一個原始的樣貌,可以比較不喜歡,但真的不想再沒意義地討厭自己了。

28.07.2025 10:19 — 👍 4    🔁 0    💬 1    📌 0

脆上大家的精神狀態讓我感到溫暖。

28.07.2025 02:46 — 👍 2    🔁 0    💬 1    📌 0
Video thumbnail

Read this very carefully: *One quarter* of all the people who have died of starvation in Gaza over the past 22 months have died in the past *3* days.

25.07.2025 03:08 — 👍 1670    🔁 1180    💬 24    📌 91

男友今天主動跟我聊政治,我開心(太容易被滿足了請振作點

27.07.2025 13:16 — 👍 4    🔁 0    💬 0    📌 0

- 反共催票效果有限。
- 台灣中、高世代中間選民會被認知作戰帶走,大概就是因為他們大多欠缺人文科學知識與國際觀。畢竟以前就是沒學,整個社會也不重視人文素養。
- 民進黨要做對一切事情,真的太難了。還是不要對民進黨抱有太大希望,但也不用扯後腿。
- 要多關注民進黨立委在民生做得好的地方,累積data。畢竟民進黨的國家安全策略就是中間選民完全不care的部分,再怎麼包裝論述也沒有用。
- 能做的事情是,繼續在土地上工作、生活,累積實力,並創作源自土地的內容,讓我的受眾能透過我了解在台灣土地上生活是怎麼一回事,等待其他領域專業者跟我連結。用土地上自給自足的小確幸包裝政治及生活、生活及政治的立場。

27.07.2025 12:57 — 👍 2    🔁 0    💬 0    📌 0

給自己的筆記:
- 這次的罷免經驗是公民社會的前進,尤其是深藍選區裡霸團的動員,前所未有。
- 雖然沒有成功罷免掉藍尾,但並不代表失敗。因為顯而易見,每個選區的數據都能透露出該選區的狀態。像台東,劉櫂豪的選民完全沒有被動員到;或是北松山區,黃麗群說罷免結果55波已經是很誇張的鬆動了,畢竟以往都是73起跳。各個地區都可以透過罷免數據去研究現階段選民的想法是什麼,之後可以針對這個狀況投入選戰。
- 台灣人需要更了解中國人,不是透過抖音小紅書,而是像是IG帳號〈北方廣場〉這樣的內容。真的了解中國社會,才能不被認知作戰「不要激怒中國就可以和平拼內政」這類想法帶走。

27.07.2025 12:57 — 👍 1    🔁 0    💬 1    📌 0

魏姓歌手的八卦的部分,我只有一個立場:
科學研究指出人的前葉額在25歲才發展完成,所以我主張25歲以上的人,不能跟25歲以下的人交往。

所以真的不是攸關年齡差。你26歲跟47歲交往我都覺得沒關係,出軌無縫接什麼的我也不是很在乎。

27.07.2025 10:22 — 👍 2    🔁 0    💬 0    📌 0

剛剛因為朋友叫我去看dcard一篇魏姓歌手的八卦文章,就不小心也滑到了異溫層歡慶罷免失敗的文,整篇讀完超想吐(真的想吐不是比喻)。

這半小時算是今天的滑跤。我要趕快把自己提起來!

27.07.2025 10:18 — 👍 8    🔁 0    💬 1    📌 0

今天很適合聽搖滾樂。

27.07.2025 10:16 — 👍 1    🔁 0    💬 0    📌 0

今天早上好好整理一下家裡、做了暖身、洗衣服、吃早餐、準備別人訂購的農產品、做下週工作要吃的餅乾。下午來煮個飯、上一下線上西語課,然後來寫作好了!

27.07.2025 05:36 — 👍 3    🔁 0    💬 0    📌 0

按按脖子!促進血液循環🥺

27.07.2025 01:37 — 👍 1    🔁 0    💬 0    📌 0

沒錯!!

26.07.2025 15:39 — 👍 0    🔁 0    💬 0    📌 0

明天開始實施一週自律自愛計畫

26.07.2025 15:36 — 👍 2    🔁 0    💬 1    📌 0

今晚爆吃了。

26.07.2025 13:02 — 👍 1    🔁 0    💬 0    📌 0
Post image

我媽在開票差不多的時候上來叫醒我,說以為我在哭了,其實從一開始我的心裡準備就是0席罷免成功(在藍天特別誠實),我其實看好跟欣慰的是有很多很多人在這次罷免行動中,學會關心政治,學會查找資料,學會真正上街活動起來,在現實中而不是網路上找到過可以依附的組織,這些都是很珍貴的經驗跟反藍派(對我知道你們還是討厭綠)很大的進步,史明說咱的目標是台灣獨立,選舉輸算啥物

26.07.2025 11:45 — 👍 72    🔁 16    💬 2    📌 2

接下來就是共業,政策不會看你立場轉彎,大家準備一起承擔。
還在這個國家生活的一天,就是還不能放棄的一天。
持續監督洪孟楷,持續準備物資,持續在這塊土地努力。
生在自由的台灣,我很珍惜,我還不想放棄。
希望我永遠都是堂堂正正的台灣人。

26.07.2025 10:28 — 👍 20    🔁 3    💬 0    📌 0

雖然對結果感到痛心,但這也是我第一次不想亂講氣話檢討選民。

支持那些爛立委的本來就會支持他們,想把爛立委拉下來的當地選民用盡了一切方法,每天不管出大太陽颳風下雨被辱罵被攻擊還持續拉票,我無法狠心地把所有選民捆綁在一起。

這次跟2018不一樣的是,我不用坐在從高雄出發的高鐵上哭了,我在家裡哭就好。

26.07.2025 10:42 — 👍 29    🔁 6    💬 0    📌 0

真是個難題。

不過此時此刻是完全不想把一個生命帶到這個世界上。

26.07.2025 10:17 — 👍 1    🔁 0    💬 0    📌 0

@mimsear is following 19 prominent accou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