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an Liu's Avatar

Yan Liu

@yan-1plusbook.bsky.social

Book editor, independent publisher @ 1 Plus Books (壹嘉出版), https://1plusbooks.com

196 Followers  |  105 Following  |  35 Posts  |  Joined: 15.11.2024  |  2.3007

Latest posts by yan-1plusbook.bsky.social on Bluesky

Preview
“我终于可以发自内心地为自己的族人感到自豪” 在抗战老兵的记忆里,我们看见了自己



open.substack.com/pub/1plusboo...

11.09.2025 04:40 — 👍 0    🔁 0    💬 0    📌 0
Preview
【壹嘉十周年】壹嘉与日本优秀中文出版机构读道社合作,推出“壹嘉·读道”书系 首批出版包括吴思《顶残》、傅国涌《去留之间》等作品


基于共同的愿景,壹嘉出版携手日本优秀中文出版机构读道社,共同推出“壹嘉 · 读道书系”,致力于将优秀的历史、人文类中文图书带到美国,为北美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阅读选择。首批推出《潜规则》、《血酬定律》作者吴思新作《顶残》及历史学者傅国涌的两部作品。

open.substack.com/pub/1plusboo...

25.03.2025 06:46 — 👍 0    🔁 0    💬 0    📌 0
Post image Post image Post image Post image

基于共同的愿景,壹嘉出版携手日本优秀中文出版机构读道社,共同推出“壹嘉 · 读道书系”,致力于将优秀的历史、人文类中文图书带到美国,为北美读者提供更多有价值的阅读选择。首批推出吴思《顶残:中国市场和产权的构造和逻辑》、傅国涌《去留之间》等三种图书。
open.substack.com/pub/1plusboo...

24.03.2025 21:23 — 👍 0    🔁 0    💬 0    📌 1
Post image

How come no one here is talking about the new Harvard Caps Harris Poll results? harvardharrispoll.com

25.02.2025 15:25 — 👍 0    🔁 0    💬 0    📌 0
中国书业秘辛:《尼罗河上的惨案》引发的风波-壹嘉出版-万维博客-万维读者网(电脑版)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部作品的翻譯發表,在當時的中國引起高層關注,差點導致一場政治事件。同時受非議的還包括《飄》《錢商》(阿瑟·黑利著)等通俗文學名作。
blog.creaders.net/u/33502/2025...

14.01.2025 20:25 — 👍 0    🔁 0    💬 0    📌 0
Post image

搬家的忙乱中收到老出版家李景端先生的赠书两本。李景端先生是译林出版社和《译林》杂志的创办人、首任社长和总编辑,从业生涯成就卓著,是我无比敬仰的老前辈。谢谢李老师[Salute][Salute]

22.12.2024 22:58 — 👍 1    🔁 0    💬 0    📌 0

“试想在诸世纪以前,一个人在颠沛流离中经历一次改朝换代已是人生巨变,而我经历的是一部从斧柄到脑机接口的人类简史。如此奇幻的见证,如何真实得起来?然而,这恰恰就是我这一代人最普通的生活。 除此之外,我还见证了另外一种巨变: 在过去,人与人是互相需要的,他们紧密生活在一起,就像英国诗人约翰·多恩在诗里感叹的那样,无论谁的离去都意味着陆地失去一角。而现在,甚至人形奴隶都有了替代品,因为有了更好的电子奴隶。”

15.12.2024 17:53 — 👍 2    🔁 0    💬 0    📌 0
Preview
构思十余年,熊培云的新作终于等到了! 愿科技与人文,各执半轮明月。

有幸推出过熊培云的两部名作,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得主《重新发现社会》和《自由在高处》,第三部《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我曾经在离开新星出版社时带到商务印书馆,但因为某些原因未能出版。回想起当年对于未来的乐观与推动社会温和变革的信心,真如隔世。

熊培云在这本新书里探讨的问题,是整个人类面临的问题:人的消逝。人类发展的终点是人的消逝?一切都最终被AI取代? 那发展的意义何在? 期待一读。

mp.weixin.qq.com/s/t7NukFJV-K...

15.12.2024 17:53 — 👍 1    🔁 1    💬 1    📌 0

👍🏻👍🏻

14.12.2024 19:54 — 👍 2    🔁 0    💬 0    📌 0

今天的美国没有罗斯福,却有崇拜希特勒的川普。罗斯福时期完好的check and balance机制已经被践踏得伤痕累累,人们对机制的信任也几近消失。接下来的四年以及更长的时期中,我们恐怕需要准备渡过一个漫长、寒冷的冬天。

13.12.2024 17:39 — 👍 2    🔁 0    💬 1    📌 0

It’s sad that such changes only happen after the tragedy of a high profile killing. It shouldn’t have been this way. Something is wrong.

13.12.2024 16:44 — 👍 1    🔁 0    💬 1    📌 0
Post image

深得我心😀

05.12.2024 04:40 — 👍 3    🔁 0    💬 1    📌 0
03.12.2024 17:10 — 👍 4    🔁 0    💬 0    📌 0

今天一清早看到新闻标题时还以为是为了应对北韩的什么举动。现在看起来就是总统试图grabbing power啊。到处是独裁者和wannabe独裁者。

03.12.2024 16:56 — 👍 2    🔁 1    💬 0    📌 0

3,给予某些特定的罪犯改过自新的机会。美国历史上,林肯总统对叛军士兵的赦免广受称道,克林顿曾在任期临近结束时赦免上百人,包括其基金会的大金主,广受诟病。川普则赦免了237人,大多是他的盟友、效忠者、利益相关者。

昨天看到有人建议拜登索性对所有dreamer来一次大赦,其实这倒是很有战略意义的一步。 Dreamer是在美国大众中广受同情的一个群体,80%的美国人支持给予他们公民权。特赦dreamer, 能保护这个群体在川普的反移民政策下免受伤害,为民主党赢得更多支持,从技巧层面上讲,如果把对亨特的赦免与赦免dreamer的决定同时宣布,也能减少针对亨特的火力。可惜,拜登做得太仓促了,章法全无。

03.12.2024 16:38 — 👍 2    🔁 0    💬 0    📌 0


理解拜登的做法,也理解很多人的失望与愤怒。从维护法制的角度说,的确,拜登这一步很有问题,他把自己和自己的政党放在了一个极难防御的位置上,甚至令人们对美国整个政治体制的运行产生怀疑。但从另一方面讲,在儿子面临不公的司法对待、被对方缠讼不断、甚至公开声称要报复的情况下,要求拜登什么也不做,任由他们把亨特送上祭坛,则是以圣人的标准来要求拜登了。扪心自问,我能做到吗?当然,如果亨特犯的是杀人越货、叛国投敌之类的罪行则另说。

大赦不是为总统的私人特备的,当初制定这一制度,是为了 1,修复司法错误;2,维护国家利益,

bsky.app/profile/godp...

03.12.2024 16:38 — 👍 5    🔁 0    💬 1    📌 0
Preview
裴敏欣:马斯克可能不知道,毛泽东早就试过革自己政府的命,后果是一场悲剧 裴敏欣是克莱蒙特麦肯纳学院政府学教授,著有《哨兵国家:中国独裁统治的监视与生存》,他在彭博的专栏文章中说,特朗普和盟友如马斯克,乐于将自己塑造为革政府命的人。但他们并不是第一批试图摧毁他们认为是受宠、不高效且与其议程相对立的“深层政府”的领导者。 仔细研究一下类似攻击的历史记录,或许对他们更为明智。 60年前,中国曾进行过一场类似的极端试验,结果可谓灾难性的。独裁者毛泽东将政府中的官僚,视为...

裴敏欣:马斯克可能不知道,毛泽东早就试过革自己政府的命,后果是一场悲剧 caus.com/all-articles...

教训在于,极度的傲慢、对专家的深度怀疑,以及对意识形态对手的偏执,只会导致更低下的效率,甚至带来混乱。

在毛泽东的中国,占据权力的造反派既没有技术专长,也缺乏管理大型复杂组织的行政经验,这一点与特朗普的内阁提名人选有些类似,比如潜在的国防部长皮特·赫格赛斯和国家情报总监提名人图尔茜·加巴德。

因此,竞争对手之间更多的是互相争斗而非治理。他们的下属则专注于迫害前任官员和滥用新获得的权力以谋取私利,而对政策或日常行政工作毫无兴趣。

29.11.2024 02:10 — 👍 45    🔁 15    💬 1    📌 3

许成钢:马克思说,在中国,税和租是不分的。租是产权产生的,税是主权产生的。个人权利在中国一直很弱。中国的传统意识和教育都是,皇帝是最重要的,国家是最重要的。翻译成现代的语言就是,主权压过人权。
www.youtube.com/watch?v=dUj0...

30.11.2024 00:17 — 👍 27    🔁 8    💬 0    📌 0

突发消息:欧洲记者联合会(European Federation of Journalists,EFJ)代表超过30万名记者,宣布将于2025年1月20日起停止在X平台发布内容。

EFJ决定的原因:

1. 虚假信息的传播:
欧洲记者联合会对X平台在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接管后成为传播虚假信息和宣传的工具表示担忧,这与该联合会支持新闻自由和媒体多样性的承诺相冲突。
2. 平台的编辑方向:
EFJ指出,X平台近年来的发展违背了其人道主义价值观,未能有效打击仇恨言论和歧视行为,并助长了阴谋论、种族主义、极右翼意识形态和厌女主义的传播。

30.11.2024 11:08 — 👍 79    🔁 22    💬 3    📌 2
李慎之:计划经济是对专制主义最有力的支持-壹嘉出版-万维博客-万维读者网(电脑版)

“计划经济只有一个老板,即国家。没有国家的恩赐,任何人都不可能有饭票。所以现在有人质疑二十世纪下半期的中国人普遍地软弱、奴性,没人格以至无耻,这是无论如何不能深责的,因为任何人胆敢不服从,就得面临没有饭吃,也就是生死存亡的问题,而求生的本能又是每一个人都有的。这番道理在中国改行市场经济以后渐渐地有人懂得了,但是中国人迄今还没有进行认真的反思甚至拒绝忏悔,这才是中国的耻辱。” —摘自《李慎之自述与文章集萃》。

blog.creaders.net/u/33502/2024...

25.11.2024 21:34 — 👍 0    🔁 0    💬 0    📌 1

😅

23.11.2024 21:37 — 👍 0    🔁 0    💬 0    📌 0

用夏明教授的话说,这两口子是还有些审美观的人。

23.11.2024 17:03 — 👍 1    🔁 0    💬 0    📌 0

“These days, it can feel as if the entire country has been given over to
a vast psychological experiment being run either by no one or by Steve Bannon. Rational agents would be able to think their way to a solution. But, on this matter, the literature is not reassuring.”

23.11.2024 16:48 — 👍 0    🔁 0    💬 0    📌 0
Preview
Why Facts Don’t Change Our Minds New discoveries about the human mind show the limitations of reason.


It exams 4 books on “cognitive bias” or “my side bias. The bias is profound in human nature and the solution is, well, yet to be found. “The books were all written before the November election. And yet they anticipated the rise of “alternative fact”. www.newyorker.com/magazine/201...

23.11.2024 16:48 — 👍 6    🔁 3    💬 1    📌 1
许成钢:制度基因与中国制度系列(13)中国为什么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社达与达尔文毫无关系|“适者生存”,“落后就要挨打”都是社达口号
YouTube video by 大聲姐和朋友們 许成钢:制度基因与中国制度系列(13)中国为什么社会达尔文主义盛行?|社达与达尔文毫无关系|“适者生存”,“落后就要挨打”都是社达口号

youtu.be/T2rFuHuo1zw?...

22.11.2024 13:14 — 👍 21    🔁 6    💬 0    📌 1
22.11.2024 15:02 — 👍 0    🔁 0    💬 0    📌 0

🤝🤝

21.11.2024 15:04 — 👍 0    🔁 0    💬 0    📌 0

抱歉,国内买不到,但《李慎之与美国所》、资中筠《夕照漫笔》等书在博客来网络书店和香港田园书屋有售。https://shorturl.at/tp7SQ

21.11.2024 15:01 — 👍 1    🔁 0    💬 0    📌 0

抱歉,国内买不到。《李慎之与美国所》和资中筠《夕照漫笔》在香港台湾有售。

21.11.2024 14:57 — 👍 1    🔁 1    💬 1    📌 0

其中李慎之自述部分由李慎之档案中的自传、不同时期的检讨书和口述整理而成,李慎之先生在其中对自己有相当坦率的披露和剖析。壹嘉还出版有《李慎之与美国所》,回顾1980年代初美国所创建时期的李慎之,从中也透露出中美关系草创期的筚路蓝缕。另一本李慎之与许良英二位先生的通信集正在编辑中,将在明年初上市。

21.11.2024 01:14 — 👍 3    🔁 0    💬 1    📌 0

@yan-1plusbook is following 20 prominent accou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