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摘 维特根斯坦认为我们无法讨论超验的命题,这是无意义的。一个超验的命题是无法用确切的语言来描述的、无稳定标准的,也无法设计一个可检验的实验来验证,在真实世界中不对应于或不知道是否对应于某一事实的命题,包括伦理与价值、美学、形而上学、宗教与神秘体验。但是,有些命题虽然是超验的,但随着科学的进步、新手段的发现、新技术的发展,它们可以转变为可验证的事实。
03.11.2025 01:39 — 👍 0 🔁 0 💬 1 📌 0
白宫里的影子总统:基督教国家主义者拉斯·沃特
“权威”从政治问题转变为灵性问题,在沃特的世界里,反对总统就等于反抗上帝的旨意。
#晨读 美国福音派最大的愿望,就是把美国变成一个原教旨的基督教国家,推翻美国建国时承诺的政教分离原则,川普就是实现这一理想的最佳工具。可惜这件工具本身是个白痴,于是福音派通过这位“影子总统”拉斯·沃特(Russ Vought)把美国政府的财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有钱能使鬼推磨,没钱便做推磨鬼。这个谚语在任何国家都适用,大家准备好成为基督教徒们的推磨鬼吧。 mp.weixin.qq.com/s/BpM9jW6msp...
02.11.2025 12:41 — 👍 2 🔁 2 💬 1 📌 0
我为了参加Woody举办的706纽约36小时活动,我没看球!好处是认识了一堆好玩的年轻人,顺便打卡了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食堂。
02.11.2025 04:48 — 👍 1 🔁 0 💬 0 📌 0
#鉴片 2003年的新版《德州电锯杀人狂》在剥削女性方面更进了一部,两位女演员都是性感尤物,这样观众看起来会更爽吧?好莱坞电影工作者在洞察人性方面确实更胜一筹。
01.11.2025 14:56 — 👍 0 🔁 0 💬 0 📌 0
#鉴片 接着补看了根据Ed Gein故事创作的这部恐怖片鼻祖,果然有着鲜明的B级片特色,那就是制作粗糙,靠一些此前大家没见过的古怪创意和猎奇镜头吸引观众。这片子和《惊魂记》一样,应该都是因为开创了新风格而被追捧的,本身的质量相当差,只有历史价值。
01.11.2025 14:55 — 👍 0 🔁 0 💬 0 📌 0
安德鲁·琼斯谈中国流行音乐史
音乐总是一种融合,这并非现代中国独有的现象,而是现代性造成的普遍处境。
#晨读 音乐人类学是一个非常有趣的领域,而中国音乐中的摇滚乐被关注得太多了,其他一些更有趣的音乐形式反而没人关注,需要一个外国人来从第三方视角为我们整理成文。 mp.weixin.qq.com/s/0QyCZMSwl0...
01.11.2025 11:54 — 👍 0 🔁 0 💬 0 📌 0
招募 | 朗读会VOL.61:一个人从台上走过
本期嘉宾:季小军、李静、李林、李响、连长、濮存昕、司徒慧焯、王冰玉、叶滨、李羊朵
本周日鼓楼西的朗读会,叶滨老师打算朗读《土摩托看世界》北极部分最前面的那段“斯瓦尔巴的清晨”。不谦虚地说,我也觉得那段写得特别好,因为我当时的感觉特别强烈,至今仍然能清楚地回忆起我走在空无一人的斯瓦尔巴街道上的情景。 mp.weixin.qq.com/s/3se7Nvqayk...
01.11.2025 04:11 — 👍 0 🔁 0 💬 0 📌 0
#鉴片 首先,这个来路不明的导弹在当今的国际环境里是不成立的,类似情节的《黄祸》只是科幻小说而已。其次,面对来路不明的导弹,美国总统打算报复谁呢?第三,朝鲜到底有没有能力发射这种导弹居然只有一个专家知道,这种事情即使是川普政府也不会出现吧?第四,一颗原子弹并不意味着所有人都得死,好多军人恶心得想吐,以及国防部长自杀这类情节显得莫名其妙。总之,这是一部专骗文艺青年的烂电影,我不但一点都不觉得惊险,反而全程冷笑。反战立场当然没错,但不能靠反智来反战,这就是某些极端左派让人反感的原因。
01.11.2025 03:37 — 👍 1 🔁 0 💬 0 📌 0
明晚,MLB世界大赛抢七大战,大谷翔平大概率是先发投手,请问你是看呢还是看呢?
01.11.2025 03:16 — 👍 0 🔁 0 💬 0 📌 0
#每日一图 我的第一个万圣节,时间是1993年,那时我还留着披肩长发呢。不过我不记得给糖了,因为我和两位室友去Phoenix市中心看热闹去了。从那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过过万圣节了,连凑热闹都没兴趣了。
01.11.2025 00:18 — 👍 1 🔁 0 💬 1 📌 0
#书摘 阿罗不可能定律证明:当社会所有成员的偏好为已知时,不可能通过某种方法从个人偏好顺序中推导出社会偏好顺序,也无法通过任何程序准确地表达社会全体成员的个人偏好或者实现合意的公共决策。因此,一个合理的公平决策只能来自一个可以胜任的公共权力机构里的核心成员,换句话说,来自一个合格的补锅匠。因此,一个社会不可能在完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避免独裁,也无法在完全自由经济的情况下避免垄断。
31.10.2025 23:10 — 👍 2 🔁 0 💬 0 📌 0
🐯29.告别音乐、秋 Out 小嘬、宜兰张大哥那年19 岁
听《一个玩说唱的》上小宇宙。 我是小老虎,一个玩说唱的
我想看着你的眼睛,耳不转睛
我想真诚地表达,即兴地说唱
我想看世界,听万物,说一切
这就是我的,一些生命碎片
#鉴播 这期还原了一场闲聊,前半部分讲断舍离,我做不到把唱片都扔掉,它们是有意义的东西。不过倒是可以逐渐把一些不好听的唱片卖掉或者送人,为家里腾点地方。下半部分聊人生,张大哥的观点很好。一个人出生的时候只有家人,死亡之前也只有家人,中间部分认识的各种各样的人其实都没有义务做你一辈子的朋友,如果你变得不好玩了,没有价值了,人家抛弃你是应该的,没啥好抱怨的。再次Q一下小蒋前两天那篇文章,孤独是人生常态,越活越孤独更是大部分人的真实写照。不用为此感到难过,反而应该感到振奋,因为你越活越忠于你自己了。 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f3...
31.10.2025 22:09 — 👍 1 🔁 0 💬 0 📌 0
关于气候变化的三个严酷真相 | 盖茨原创
我希望所有COP30与会者都了解的事
#晨读 盖茨对他最近态度转变的解释。我觉得其实很好理解,因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投资太过庞大,近期很难见效,只适合政府主导,不适合私人慈善基金会,就连盖茨这么大度的人也都因为看不到明显效果而转向了。但是,这件事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人类的短视是天生的,灾难是无法避免的,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人类凤凰涅槃吧。 mp.weixin.qq.com/s/OvlPpO9PI0...
31.10.2025 14:13 — 👍 2 🔁 0 💬 1 📌 0
#鉴片 立刻补看了希区柯克根据Ed Gein的故事创作的《惊魂记》,被这部片子的平庸震惊了。这部片子名气非常大,但却是我看过的希区柯克电影里最差的一部,无论从哪个方面看都很糟糕,不明白当初它为什么走红,难道是因为此片开创了一个新的恐怖片范式?
31.10.2025 04:23 — 👍 0 🔁 0 💬 0 📌 0
#鉴书 哥德尔在入籍宣誓时忍不住对法官说:“法官大人,您错了!我研究了美国宪法,独裁是一样不可避免的!”水门事件暴露了美国宪法中的漏洞:在最高司法机构试图审判最高行政长官时,原本设计的相互制衡关系似乎并不完全奏效。哥德尔的数学研究证明在有限的条文下,无法构建一个完美的选举体系。而选举经常被认为是民主的基本特征。
30.10.2025 22:20 — 👍 1 🔁 1 💬 1 📌 0
第47期 莫罗瓦利前沿——人类学和经济学双重视角下的印尼镍产业下游化之路
听《FM一种循环》上小宇宙。 一种循环,两块大陆,三个时区,四海之内皆兄弟。
五行元素,六道轮回,七级浮屠,八方奇志乃话题。
#鉴播 这期题材很重要,但聊得太让人窝火了。一个在地考察了两年的人类学博士研究生,居然说不出任何具体的案例和数字,也没有引述采访对象的反馈,而是满嘴概念和大词,难怪大家都不建议大学生报考文科了,纯属浪费钱啊。当然了,也许她的论文里这些都有,只不过没说出来而已,这就引申出另一个更大的问题,那就是两位男主持人太不会引导嘉宾了,而且他俩废话超多,信息量又很低,能不能先别急着表达自我,让嘉宾先把话说完? 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8f9...
30.10.2025 21:55 — 👍 0 🔁 0 💬 0 📌 0
The whole royal family thing is a fuckning joke.
30.10.2025 19:45 — 👍 2 🔁 0 💬 0 📌 0
为什么千万不要对AI说谢谢?🧐
会发生什么呢?
#晨读 这篇挺逗,不过我是不会对AI说谢谢的,丫不是人。 mp.weixin.qq.com/s/o9EqCNYd97...
30.10.2025 11:54 — 👍 0 🔁 0 💬 0 📌 0
关于人心里的阴暗面,我自己就是案例。我刚看这部剧的时候因为画面太变态,我经常要停下来换一集《万物生灵》缓一缓,但很快我就不用再缓了,反而对那些变态情节上了瘾。最早意识到这里面有商机的应该就是希区柯克吧,是他把恐怖片变成了摇钱树,只要看看每年万圣节出的那些高票房恐怖片就明白了。
30.10.2025 01:20 — 👍 0 🔁 0 💬 0 📌 0
#鉴片 《怪物》系列第三季,在国外的口碑很差,大部分人吐槽的点是编导虚构得太多,故事也太散。但我却很喜欢,因为这集的编导本来就没想好好讲Ed Gein的故事,而是借助他这个人探讨精神分裂症病人在当今社会的处境,以及大部分人内心底里的阴暗角落是如何被艺术家拿来赚钱的。关于精神分裂症,我此前了解的太肤浅,最近看了一本否定自由意志的书,这才意识到我之前的看法是错误的,对于这种病应该多一分理解和同情。
30.10.2025 01:20 — 👍 0 🔁 0 💬 1 📌 0
#书摘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和量子力学促使人类意识到可能并不存在一个绝对客观的真理体系。所有关于绝对真理和客观性的概念都是在特定的范围和前提条件下形成的。人们不得不放弃对绝对确定性的追求,转而追寻相对确定性。
29.10.2025 22:54 — 👍 0 🔁 1 💬 0 📌 0
《大西洋月刊》丨去技能化时代
人工智能会拓展我们的思维,还是阻碍其发展?
#晨读 转一篇高手写的关于AI的文章,比我在歪脑上写的那篇好多了。人类进化史的主旋律就是不断地用新技术来替代肉身技能,但人本身的创造力是无法被技术所替代的,这才是人之为人的核心。 mp.weixin.qq.com/s/LYk9RAnKVy...
29.10.2025 13:21 — 👍 2 🔁 0 💬 0 📌 0
#书摘 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揭示了数学在算法上的不可穷尽性(或称不完备性)。这个事实表明计算机无法超越人类心智,或者数学不由人心创造,或二者皆真。换句话说,哥德尔用纯理性的方式非常明确地告诉人们,理性是有边界的,是有天然缺陷的。
28.10.2025 23:15 — 👍 0 🔁 0 💬 0 📌 0
Scientific journal publishing research, overview and commentary across all of biology. All of it!
https://www.cell.com/current-biology/home
Part of CellPress @cellpress.bsky.social
Ecologist & modeler at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NASA 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
爱读书、偶尔也写书的人
Homepage: https://www.changhai.org/
Mastodon: https://mastodon.social/@Changhai
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hanghaiYouTube
Read: TheNewWorld.co.uk
Join: TheNewWorld.co.uk/subscribe
Buy merch: shop.thenewworld.co.uk
Journalist, currently at The New York Times. I cover privacy, technology, A.I., and the strange times we live in. Named after the Led Zeppelin song. Author of YOUR FACE BELONGS TO US. (Yes, in my head it will always be All Your Face Are Belong To Us)
A legacy of discovery. A future of innovation.
Author of Nonzero, The Moral Animal, The Evolution of God, Why Buddhism Is True. Writing a book about AI. Publisher of the Nonzero Newsletter & host of the Nonzero Podcast. https://nonzero.substack.com/
Philosopher @univie.ac.at, PhD; doing metaphysics, philosophy of biology, philosophy of mind & action, history of philosophy; particularly fond of process metaphysics; otherwise into writing, singing, dancing, art. https://www.annesophiemeincke.com
Research Scholar at Yale Law School studying the history of science in China and US-China relations. Particle physicist by training. Writer at various places. Editor at Made in China Journal. Co-host of Dissident at the Doorstep.
台灣作家,廣播人,主持人。
Taiwanese writer, radio/tv presenter.
Texas Medical Center (TMC) Pediatrics Professor-Vaccine Scientist-Author; Member, Philosophical Society of Texas, Texas Academy of Medicine Engineering Science Technology, National Academy of Medicine, American Academy of Arts and Science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Rockefeller University. We study gene origination, molecular evolution, and the genetic basis of adaptive traits.
NPR correspondent. 10 years in China and Taiwan. Now DC-based. My book "Let Only Red Flowers Bloom" is now out: https://www.penguinrandomhouse.com/books/724947/let-only-red-flowers-bloom-by-emily-feng/
Temerty Professor of Modern European History, Munk School, University of Toronto; Permanent Fellow, IWM Vienna; Emeritus Levin Professor, Yale. Author of "On Freedom," "On Tyranny," "Our Malady," "Road to Unfreedom," "Black Earth," and "Bloodlands"
Climate Scientist at @climatecentral.org | PhD | Passionate about improving science communication through data-driven stories | Harrisburg, PA | https://zacklabe.com/
Views, thoughts, and opinions expressed here are only my own.
The official "Resistance" team of U.S. National Park Service. Our website: www.ourparks.org
China and the world in data and graphs
一点浩然气 千里快哉风
airmovingdevice@protonmail.com
Medicinal chemist / chemical biologist, author of “In the Pipeline” at http://science.org/blogs/pipeline. derekb.lowe@gmail.com and on Signal at Dblowe.18
All opinions are mine; I don’t speak for my employer in any way.